一、温州大学简介
温州大学是浙南闽北赣东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省市共建"浙江省重点高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的温州市。学校底蕴深厚,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933年创建的温州师范学校,著名温籍数学家苏步青、谷超豪曾分别担任原温州大学名誉校长和校长。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曾语重心长指出:"要高度重视教育和人才工作,特别要办好温州大学等高等院校。"(摘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温州大学现已形成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并举的办学格局。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十一大门类。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9个学科为浙江省一流学科,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拥有国家级人才32人,现有各类省级以上高层次入选人才159人。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32个,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中国专利金奖,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二、大象2021地址入口一入口简介
大象2021地址入口一入口(金融学院)位于温州市高教园区温州大学北校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4人,其中专任教师82人,外教2人,教授17人、副教授29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63人,有海归背景的教师39人(海外访问学者6个月以上),瓯江特聘教授23人。学院硕士生导师41人,专业硕士校外导师51人。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共计2000余人。学院设有金融系、国际贸易系、财务管理系、工商管理系、国际教学部以及实验教学中心、温大商院培训中心。
学院现有5个本科招生专业(金融工程、国际贸易、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3个留学生招生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其中金融工程、国际贸易两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工商管理获批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国际贸易为浙江省特色专业,金融工程、财务管理为温州市重点专业,金融工程、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为校级重点专业。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金融专业硕士学位点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在国内国际同时招收硕士研究生。学院“应用经济学”被评为浙江省重点学科、浙江省一流学科(B)。
学院拥有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1个(温州人经济研究中心)、温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温州长三角一体化研究中心)、温州市级研究平台2个(温州市金融研究院、温州市世界温州人研究中心)、校级研究机构12个[温州大学长三角一体化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所)、温州大学旅游产业研究中心、温州大学“一带一路”投资研究中心、温州大学小微企业创新与发展研究所、温州大学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研究所、温州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温州大学财务与会计研究所、温州大学行业协会商会研究所、温州大学供应链研究中心、温州大学中日文化交流研究中心、温州大学中日产业交流研究中心]。

近五年,学院教师立足温州地域特色,围绕温州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各项研究,承担各类项目百余项,其中国家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18项,研究成果被国家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家社科基金专刊》采用。在《经济研究》、《新华文摘》等权威及一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者全文转载论文46篇,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项。学院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承担了大量的决策咨询工作,研究成果被评为教育部优秀专家建议,多次获得中央部委、浙江省和温州市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学院坚持国际化工作亮点,取得2项商科国际化认证,正式成为联合国PRME成员,正式被BGA接受成为铜牌会员。学院现有海归教师37人,专设国教部,与美、意、丹、英、日等国1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本科生3+1、4+X和研究生2+1项目。
学院经管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有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建设项目1个、浙江省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温州大学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个。
坚持党建引领,整合资源,开放办学,学院党委被评为温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建“银校共建”党建品牌,与20多家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深度合作,共育人才。学生参加国家“挑战杯”、国家“互联网+”等各类学科竞赛,屡创佳绩。近三年来获得国家、省各类奖项240余项。

学院秉承“求学问是,敢为人先”的校训精神和“尚信明道,勇毅笃行”的院训精神,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平台,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依托开展各项工作,努力把学院办成国内有特色、省内有影响、市内有优势的商科名院。
三、引进人才专业方向
所属学院 |
专业方向 |
联系人 |
大象2021地址入口一入口·金融学院 |
金融、财务管理、会计、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等专业以及双语教学人才 |
张老师、何老师:0577-86680958 邮箱:sxy@wzu.edu.cn |
四、人才待遇
高层次人才引进待遇
人才类别 |
人才待遇 |
年薪 |
住房或补贴 |
其他 |
瓯江领军人才Ⅰ |
采取“一人一议、双方协商”的方式 |
瓯江领军人才Ⅱ |
约75-200万/年+业绩津贴部分(教学科研工作量、工作补贴等) |
120-140㎡左右的人才房(按政策享受五至六折购房优惠)并享受100-200万人才补贴;不购买人才房可享受140-240万购房补贴 |
安家费1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另议 |
瓯江人才A |
约65万/年+业绩津贴部分(教学科研工作量、工作补贴等) |
120-140㎡左右的人才房(按政策享受五至六折购房优惠)并享受70-150万人才补贴;不购买人才房可享受110-190万购房补贴 |
瓯江人才B |
约55万/年+业绩津贴部分(教学科研工作量、工作补贴等) |
120-140㎡左右的人才房(按政策享受五至六折购房优惠)并享受60-120万人才补贴;不购买人才房可享受100-160万购房补贴 |
瓯江人才C |
约40万/年+业绩津贴部分(教学科研工作量、工作补贴等) |
120-140㎡左右的人才房(按政策享受五至六折购房优惠)并享受50-90万人才补贴;不购买人才房可享受80-120万购房补贴 |
学术骨干 |
约25万元/年+业绩津贴部分(教学科研工作量、工作补贴等) |
90-120㎡左右的人才房(按政策享受六折购房优惠)并享受15-50万人才补贴;不购买人才房可享受30-80万购房补贴 |
科研启动经费另议 |
注:具体详细的人才引进政策请参照附件:关于印发《温州大学人才引进与聘任实施办法》的通知以及温州大学人事处通知。

五、科研奖励
1. 类别一
项目 |
科研奖励(元) |
学术论文 |
在Science, Nature, Cell上发表的论文 |
600,000 |
在Science, Nature, Cell子刊上发表的论文 |
150,000 |
在SCI Ⅰ区收录论文,《中国社会科学》 |
50,000 |
在SCI Ⅱ区收录论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SSCI、AHCI源期刊,温州大学人文社科权威学术期刊 |
20,000 |
在SCI Ⅲ区收录论文 |
8,000 |
在SCI Ⅳ区收录论文,EI收录期刊论文(不包含单页短文),温州大学一级期刊目录 |
6,000 |
科学技术类 |
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2,000,000 |
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1,000,000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 |
500,000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 |
300,000 |
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400,000 |
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200,000 |
荣获国家科学技术部准予登记且具有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资格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 |
300,000 |
荣获国家科学技术部准予登记且具有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资格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 |
150,000 |
人文社科类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 |
600,000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二等奖 |
400,000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三等奖 |
200,000 |
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
400,000 |
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
200,000 |
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各类在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科学信息网”发布申报通知的民间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
200,000 |
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各类在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科学信息网”发布申报通知的民间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
100,000 |
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各类在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科学信息网”发布申报通知的民间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
500,000 |
专利 |
授权发明专利 |
15,000 |
授权实用新型设计专利 |
2,000 |
2.类别二
类别 |
科研项目 |
奖励金额(元) |
一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
800,000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含科技部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 |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二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400,000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重点支持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重点专项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青年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大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一级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含科技部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到校经费≥300万元) |
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
300,000 |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课题 |
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延续资助项目 |
863计划项目专项 |
教育部科技研究重大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一级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含科技部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到校经费<300万元) |
四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150,000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含一般、青年、后期资助、中华学术外译、艺术、教育、军事单列学科等) |
国家艺术基金(经费下达到学校账户≥20万元)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培育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级子课题(到校经费≥10万元) |
省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
省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重大专项 |
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 |
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 |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重大项目 |
国防科技计划项目和其他各类纵向项目(理工科到校经费≥200万元,人文社科到校经费≥100万元) |
五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00,000 |
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两年期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级子课题(到校经费<10万元) |
国家艺术基金(经费下达学校账户<20万元、经费下达到个人账户≥20万元) |
教育部重点项目(含科技研究重点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 |
国防科技计划项目和其他各类纵向项目(理工科到校经费≥100万元,人文社科到校经费≥50万元) |
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 |
六 |
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重点项目 |
50,000 |
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 |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重点项目 |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 |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数学天元青年基金项目、小额资助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一年期项目 |
国防科技计划项目和其他各类纵向项目(理工科到校经费≥50万元,人文社科到校经费≥25万元) |
七 |
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 |
30,000 |
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 |
省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 |
省社会科学规划专项项目 |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一般项目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
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经费自筹)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经费自筹)、青年项目 |
国防科技计划项目和其他各类纵向项目(理工科到校经费≥20万元,人文社科到校经费≥10万元) |
注:具体科研奖励政策请参照温州大学文件《温州大学科研业绩计算与奖励办法》、《温州大学科研项目分类办法(2019年修订)》和《温州大学关于科研业绩计算与奖励办法的补充规定》等相关文件。

六、招聘流程及联系方式
人员招聘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原则进行。流程为"应聘报名→资格审查→学院面试→学校考察→拟聘人员确定和公示"。应聘报名时请将您的个人简历发送至学院办公邮箱。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高教园区温州大学北校区大象2021地址入口一入口
电话:0577-86680958(张老师、何老师)
邮箱:sxy@wzu.edu.cn
(主题:姓名+学历/学位+应聘岗位,应届毕业博士生请在简历中注明师从的博导)